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07中国(北京第二届)国际RFID技术高峰论坛演讲内容回顾

作者:《RFID技术与应用》杂志
来源:RFID电子商情
日期:2007-10-15 09:56:00
摘要:2007中国国际RFID技术高峰论坛会于9月6日在北京召开。会上行业专家何对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情况作了权威性报告。报告涉及的议题包括科研成果和RFID在国内外的创新应用案例。本文回顾了甲骨文、用友软件、微软中国、中国标准协会、德州仪器、艾利丹尼森、泰克科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江苏晨燕电子等公司和协会的演讲场景。
    2007年9月6日,2007中国(第二届北京)国蔙FID技术高峰论坛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由亚太RFID技术协会、清华大学、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联合主办,邀请了各行业专家就现代物流、通信网络、硬件设备(芯片、标签、读写器)、软件系统(中间件、数据库、ONS)、智能交通(ETC、GPS、铁路、地铁、公交)、医疗行业等领域的RFID应用情况做出权威报告。 

9月6日会议主要以RFID相关政策、标准、硬件与软件为探讨主题,上午会议由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的朱岩博士主持,并由亚太RFID技术协会秘书长周文豪博士代表主办方亚太RFID技术协会致词。清华大学管理研究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国青教授致欢迎词后,中国交通企业协会物流分会王伟清秘书长以及中国科技部雷庆西处长先后致词。 

    甲骨文公司高级业务发展经理刘安峰先生拉开了演讲的帷幕,刘先生以基于RFID和传感器技术的企业业务可视化及信息化管理为议题,主要从甲骨文公司的成功运作以及实施案例为切入点,系统、详细的为众多会议代表阐述了传感器技术的可视化应用以及信息化的管理。 甲骨文公司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实现企业的实时化和业务的可视化,来加快业务的处理进程和驱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接着,刘先生还介绍了甲骨文公司的成功案例,具体阐述基于RFID和传感器技术的企业业务可视化及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和应用。他首先详细介绍了香港SCIC的案例,这个案例通过结合HKSTP的世界级工具和GSI Hong Kong的供应链管理以及EPC/RFID经验,SCIC呈现了可应用在供应链每个环节的最新支持技术,为香港的企业和行业使用者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最后,他还简单介绍了拉斯维加斯麦卡伦国际机场、危险品的跟踪和管理、EPC国际和移动RFID的应用等案例,并分析了每个案例所面临的挑战和企业使用RFID技术所获得的收益。 

用友软件SOA创新中心主任饶元博士的演讲题目是“The Application of RFID and the Solution by UFIDA”。他首先简单介绍了用友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企业的角度阐明了用友对RFID的整体应用情况以及用友的企业定位,并从七个方面详细的探讨了RFID的概念模型和用友实用案例整体的解决方案。 

来自微软中国RFID创新实验室的项目经理史健先生对微软BizTalk RFID基础架构做了详细的介绍。他分别就企业采用RFID的主要动因、RFID生态系统及产业链、微软Biz Talk RFID系统架构以及微软全线产品对RFID的应用情况等作了精彩的报告。他认为企业采用RFID的主要动因有以下几点:希望提高和改善运营效率;对供应链可视化的需求;提高与商业合作伙伴的协同性;实时商业智能的需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盘点效率;快速结算的要求。 

 其后,史先生还介绍了微软RFID创新实验室协助合作伙伴开发的RFID会议管理系统视频,他不仅介绍了微软中国RFID创新实验室的服务理念及其开发步骤,还详细讲述了BizTalk RFID端到端的供应链演示系统。 

史先生还从技术方面为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BizTalk RFID基础架构——部署RFID应用,这个基础架构包括了一系列模块和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这些组件都是开发人员成功部署应用所必备的。这一架构较之以前的应用部署模式不但更快捷而且更高效,打破了RFID应用所原有的商业和技术障碍。他首先分析了迄今为止阻碍RFID技术被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几个难题,然后讲述了BizTalk RFID基础架构如何克服这些障碍以及如何发挥企业现有技术的作用,最后详述了实施BizTalk RFID基础架构给商业伙伴或最终用户带来的好处。 

他将RFID技术的应用障碍总结为以下几点:硬件设备管理和配置方面的困难;对未经处理的RFID数据含义的困惑;RFID标准的缺乏,多种访问协议造成的混乱;与企业原有应用系统如ERP系统、WMS系统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厂商难以将传感器数据转化为业务系统可以识别的信息(即很难判定解决方案是否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等问题。微软的解决方案可以排除很多技术障碍,它提供了在微软Windows平台上发现、管理RFID设备并完成这些设备间相互通信的统一方法。

BizTalk RFID基础架构包括了开发人员所需要的所有用于构建RFID应用软件必备的模块和组件,而且具有即插即用、便于实施的特点。另外,BizTalk RFID基础框架还可以和诸如企业资源配置(ERP)系统、仓储管理系统(WMS)以及其他一些专有业务系统快速有效的配合在一起进行业务处理。 

在总体上了解了BizTalk RFID基础架构的特点和优势之后,史先生还详细介绍了这个架构的分层结构,设备服务供应商接口层——运转引擎层——BizTalk RFID基础架构OM/APIs层——设计工具和适配器层。BizTalk RFID基础架构也充分发挥了微软现有的技术和产品的作用,如:

Microsoft SQL Server, Microsoft BizTalk, Microsoft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Microsoft Dynamics。 
BizTalk RFID基础架构给合作伙伴和最终用户带来了很大的益处:设备整合更加简单快捷;以最少投资成本和最高的投入产出获得有针对性的应用软件的能力;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应用系统整合能力;以最高的性价比使RFID应用方案具备了在市场广泛部署的能力;具备更高水平的市场服务能力。 

BizTalk RFID 基础架构基于微软计算平台建立了一个发现、管理电子标签设备并使之有效通讯的统一渠道,并为RFID 应用与原有业务系统快速整合提供了一个规范的业务规则定制模型。BizTalk RFID 基础架构通过建立丰富的、可升级的事件处理软件架构把未经处理的电子标签数据转化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业务信息,最终将把RFID从边缘技术带入主流技术行列。 
下午,大会由中国电子协会通信学分会董学耕博士主持,首先由来自中国标准化协会的马林聪秘书长就RFID中国标准化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演讲。马先生首先讲述了RFID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RFID物品编码标准及其技术特点,并从中间件的标准、RFID相关产品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以及测试标准七个标准对适合我国的物品编码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公共服务体系是RFID技术广泛应用的核心支撑,它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信息安全甚至国防安全,因此必须根据我国未来RFID应用特点和下一代网络平台来制订公共服务体系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目前在国际上仍尚未发布,我国应研究制订我国自主的信息安全标准。现有的国际RFID测试标准,基本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可以根据我国应用频段的特点适当补充修改后采用。对于标签、读写器、中间件等产品,应根据其通用产品规范制订测试标准,针对空中接口标准制订相应的测试标准。对于我国自主制订编码、公共服务体系、数据协议以及应用技术标准,应该制订相应的测试标准。   

他还总结出我国RFID标准化的主要基础标准有:编码标准,空中接口协议,以及数据格式、公共服务、中间件、测试标准等。 

来自泰克公司的 RTSA业务发展经理程骏为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泰克实时频谱分析仪。程先生首先介绍了信号分析技术的演进。然后对比了传统频谱仪和实时频谱仪的工作方式,并分析了RFID信号测量所面临的问题。他还总结了实时分析和解调分析的支持条件如下: 

实时分析:需要能够准确、快速地捕获RFID的间歇性信号;需要时域频域和调制域的联合分析,时间相关测量;需要强大的频域触发功能,捕获频域上的特定信号;需要长存储,存储更长的信号来进行后期分析。 

解调分析:需要支持RFID系统常用的调制分析;需要支持RFID系统的编码,并可解码进行分析;支持繁多的RFID标准,能够方便地对各类RFID系统进行测量。
 
考虑到现有的测试手段(SAs和VSAs)的局限性,RTSA用于RFID测试存在很多的优势,如长存储的优势。 

来自德州仪器的胡宏州先生介绍了TI  RFID的产品和应用,胡先生介绍说,TI是一家从低频到超高频都能生产的RF标签产品企业。RFID标签按照频率的高低可以分为UHF、HF和LF,胡先生随后介绍了每种类别的不同产品。他说,在各方面 RFID都得到广泛应用。 

 另外,为了加强企业之间的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来自艾利丹尼森公司亚太区RFID业务总监余颂源先生就RFID技术行业应用经验分享主题、易腾迈的徐向东先生就RFID技术应用及市场主题、泰克的程骏先生就频谱仪在RFID技术开发和应用中的地位的主题、凯路威国际集团的市场总监刘健新先生就安全可靠低成本的XPM-RFID芯片及其应用主题都发表了精彩的演讲。第一天的会议在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的互动交流中,圆满结束。 

在7日-8日相继召开的两天会议中,由分别来自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等的研究的专家以及来自泰科电子、同方股份、江苏晨燕等企业代表就RFID行业的相关议题发了表演讲。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戴定一的演讲题目是《以创新精神推动RFID的应用》,他首先介绍了当今物流信息化问题,强调了政府的监管对物流信息化和RFID技术应用的推动力。食品监管和药品监管将成为“十一五”期间的两大重点,总的趋势是要进行全流程的动态化监管,采购、生产、分销、物流、回收等所有环节,都能够实现可追索。 

接下来他还谈到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1)从交通部规划中可以看见动态化监管的需求,例如要建成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车道,通过集成开发路上行驶车辆的信息采集和计量技术,为未来道路用户费用征收模式的改革提供前瞻性技术支撑。2)从安监局的规划中可以看到个体监管的要求,例如要研究开发个体生物特征识别、快速筛查与证实技术,以及针对当前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各种动态、连续监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
3)企业对物流信息化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公共平台要能够对不同系统的信息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流和共享,并保持信息的管理属性,保持信息的经济价值和法律效应。 要保证全程的可视化,并能够支持动态决策。 

最后,戴先生还举出了RFID在我国的创新应用的几个案例,如“电子车牌”、LVTR技术等。 

来自江苏晨燕电子自动识别技术公司的陈燕董事长,对RFID在血液管理中应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她对于目前中国血液中心血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晨燕公司针对血液管理混乱的情况而自主研发的RFID网络管理系统以及晨燕公司的RFID产品和定位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目前我国血液制品的管理和使用还存在严重问题,目前我国各级血站和医院,主要采用输血袋条形码技术对血液流程和血液制品进行管理,其缺陷主要在于:一是防伪性能差;二是信息量小,质量跟踪难以保证。这就急切要求加强各级血站的全面建设和科学管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血液及其制品的安全。 

针对我国血液管理混乱的状况,晨燕公司自主研发了RFID血液网络管理系统。陈小姐详细介绍了这个系统的组成、原理和三个子系统(血站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和献血证管理系统)。 

通过血站管理系统,在采血、初检、复检、成分分离、入库、出库等各个环节中,血袋的相关信息全部被写入数据库,重要信息被写入标签,其中也包括每个环节涉及的工作人员身份信息。通过医院RFID管理系统,RFID终端机和读写器对医院接收的血袋电子标签读出数据,给病人输血后再将规定的受血信息通过RFID终端机和读写器写入血袋电子标签,同时将数据传入政府管理部门数据库,病人输血完毕把血袋上电子标签经技术处理后交给病人保存,作为法律证据维权备用。通过献血证RFID管理系统,对颁发的《无偿献血证》粘贴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内写入献血者的基本信息、献血用血记录,同时写入指纹或视网膜等唯一识别身份的生物特征信息。对于在身体检查或血液检验中发现携带有“艾滋病”或“丙肝”等病毒的献血者,列入全国血液管理网络数据库的“禁献人群”名单库,杜绝再次献血。 

RFID网络管理系统建立了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血液中心互联互通的“全国血液中心网络管理数据库”,接收和保存各级血站和医院提供的采供血和用血的相关信息,供各级业务管理部门监督;开展网上查询服务,为献血者无偿用血和处理医患冲突提供必要的公证数据;节约血源,全国范围调节血液使用和稀有血型血液使用。 由于RFID技术的高技术防伪的作用,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我国血液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FID为血液的科学管理指出了很好的发展方向。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主办方安排了丰富的议题内容,为各方面的人士搭建了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的平台,出席的专家精彩演讲,参与的企业积极呼应,无疑为日益高涨的RFID应用增添了一把火。通过不断的交流,产业部门在吸取同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发明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企业找到一条健康、良性、快速发展的途径。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