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访谈报道  >  正文

移动支付:下一场支付革命?

作者:当代金融家 韩松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7-03-04 11:45:35
摘要:移动支付:下一场支付革命?:《当代金融家》访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

    《当代金融家》:记得大概五六年前参加过一个无线技术展示,涉及到移动商务与移动支付相关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当时的感觉就像是“爱丽斯漫游奇境”。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有看到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遑论取代银行卡之类的愿景了。您个人是否看好移动支付的前景?


  吕廷杰:我非常看好移动支付,用4句话便可概括:第一,这是一场支付革命,在移动通讯一方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具备强大的生命力。第二,移动支付在中国一旦启动,将会有宏伟的发展前景。第三,中国不必先发展银行卡,可以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第四,移动支付当前在中国未能很好发展,主要是因为移动运营商和银行无法就各自的利益点达成共识,不能有效合作

  《当代金融家》: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无线运营商与传统支付服务方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会有哪些形式?

  吕廷杰:当前,移动支付服务可供选择的商业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模式:以移动公司为主。此模式等同于用手机作为工具代收费。假设移动运营商每月同银行结算一次,手中将滚存大量现金,因为我国有近5亿手机用户,即便对手机限额几百元的小额支付,每月所涉及的现金流可能也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而且,移动运营商还可以发行自己的支付卡,类似NTT DoCoMo现在做的。问题是,移动通讯企业迄今还游离于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第二种模式:以银行为主。这种模式相当于银行购买移动运营商的通讯服务,利用移动通讯作为一种支付渠道。客户把钱放在银行,或者有某种信用在银行,通过手机传递一个支付信息到银行,银行记录这个信息去结算。现在的问题是,银行使用移动运营商公司的服务需要付费,如果银行从移动支付中得到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付给移动运营商的费用,他们就没动力去做。此外,如果银行来主导移动支付,还要由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共同建造一个支付网关,也会带来相应的管理及安全问题。

  第三种模式: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此模式可以由类似银联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或者由一个中介机构来主导移动支付服务。比如,诺基亚同德国的智能芯片制造商Giesecke & Devrient 年内可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提供收费的第三方OTA(over the air)下载服务,消费者可以将各种卡(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等)信息下载到手机的sim卡上,再用手机支付。

  《当代金融家》:将这三种模式相比较,您认为哪种模式更合理、更可行?

  吕廷杰:从监管的角度看,第二种以银行为主的模式最合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看,第一种以电信运营商为主的模式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从理论上的可行性来说,第三方支付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因为第三方主导的支付能够顺畅连接整个金融支付平台,实现跨行支付,以中立的角色降低对移动通信运营商或对银行的依赖。国际上普遍认为,第三方服务模式更清晰,更符合现代电子商务的特征。

  但这种模式同样存在问题。首先,第三方要向移动公司付钱;其次,他们还要同各银行分头结算。这样,产业链就会拉得很长。

  《当代金融家》:如果说银联是银行之间基于卡的交换联盟,您所说的第三种以第三方为主的模式就像是各银行、各移动运营商基于移动支付的一个交换联盟,听上去它很中立,可以缓解各种利益冲突,但是实施起来有多少可行性呢?

  吕廷杰:国际上也有由移动运营商承担类似银联功能的先例,但这需要移动网络同所有银行的账户实现连通,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各国对此均持审慎态度,移动运营商也未必愿意承担这种模式带来的风险。因此,在国际上这种模式几乎还只是处于实验阶段,并没有大规模应用。

  《当代金融家》:我们能否假设:金融监管当局可能对移动运营商大规模介入金融服务领域持保留态度,但移动运营商是否有可能通过股权投资或其他形式同金融机构结成联盟或伙伴关系来规避监管壁垒?国际上是否有先例?

  吕廷杰:理论上来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当前国际通讯业的三大趋势是,通讯业与金融服务业融合,通讯业与娱乐业融合,通讯业与传媒融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多起这类融合的案例,如韩国鲜京电信收购了一家电影制片厂和一家银行,日本NTT DoCoMo收购了富士电视台以及三井住友银行卡业务34%的股权等。

  在金融服务领域,移动运营商可能会选择收购一家金融机构,或者通过股权投资等其他形式同金融机构结成联盟。这不单纯是为了规避监管壁垒,获得经营金融服务业务的资质,还因为移动运营商自身缺乏经营金融业务的经验和技能,需要同金融机构结盟。

  《当代金融家》:这种模式在中国适用吗?

  吕廷杰:据我所知,中国移动并非没有考虑过这种方式,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三四年前,他们找过农村信用社。但是后来发现,要收购金融机构不那么容易。中国的金融企业就其本质而言还是由国家控制,不是谁有钱就能买的。

  现在,中国移动和银行都不够主动,尽管中国移动最有能力推动移动支付发展,因为它当前的盈利状况非常好,今年上半年的营运收入就达到1369.79 亿元。但或许正因为此,他们才没有强大的动力去开拓新业务,尤其是要“侵入”其他部门的“领地”时,他们宁可低调些。此外,中移动同银联合资成立的联动优势,本意是要发展移动支付,但最近中移动方面对过多介入金融服务领域也持审慎态度。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征信体系还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经营信用卡业务风险还比较大。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移动支付的基础比其他国家好得多,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规模效益,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并有可能为全球移动支付的发展树立标准,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迟迟不能发展,实在令人遗憾。

  《当代金融家》:移动支付在中国的起飞说不定还有另一种方式。今年6月,韩国鲜京电信同联通结成战略联盟。从联通和移动的竞争态势而言,联通的处境非常尴尬,不如索性背水一战。鲜京电信恰恰拥有当今世界最成功的移动支付服务之一,可以在商业模式、技术、经验、资本、人才等方面给联通提供支持。您认同我的观点吗?

  吕廷杰:有这个可能性。我们知道,联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高端客户,而最先使用移动支付的人很有可能是高端客户,这样就会使联通吸引高端客户,促进自己的发展。而且,如果银行担心移动过于强势,可能也会乐于同联通合作。但是我不知道联通是否有兴趣,以及银行是否愿意同联通合作。

  《当代金融家》:很多人认为,未来的支付手段,包括移动支付的发展,要取决于一个基础参数,即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发行量,似乎银行卡越蓬勃发展越容易实现电子商务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流转,因此中国一定要先大规模发展银行卡。您对此有何评论?

  吕廷杰:这个观点绝对错误!信用卡最早出现于1950年代,而现代电子商务是在1970年代~198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萌芽,到1990年代才真正开始发展。因此信用卡之于电子商务,就是一个 “关公战秦琼”的悖论,即信用卡从来不是给现代电子商务设计的。

  当你用卡去POS机上去支付或到ATM机上去取款,并没有安全的隐患,因为POS机和ATM机是银行的专用网络,同外界的网络是隔绝的。互联网则是个公众网络。如果你在网上支付时屏幕上出现提示信息,说你提供的信息对你不安全,你是否会坚持发送银行卡信息?如果你的卡上金额有10多万元,你还会发送吗?你一定会担心。

  这说明信用卡、借记卡根本不适合现代电子商务,不是电子支付手段,而是一种传统的支付手段。如果要为银行卡提供在线支付,就需要复杂的SET协议、CA认证、加密、PKI技术、公众密钥技术等等,导致交易成本大幅度上升。在现代电子商务中使用传统支付工具,就好像用打桥牌的方法打麻将,必须要做一个适应性的改变去解决这个问题。在欧美国家,银行卡高度普及,消费者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也随之出现了使用银行卡配合加密技术的网上支付方式。但这并非是优化选择。

  《当代金融家》:在您看来,中国应该如何面对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同时发展的局面?

  吕廷杰:我认为,中国的情况与日本近似。日本的移动支付在全球名列前茅。在发展初期,日本移动通信和支付服务领域有两大特征,一是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服务高度普及,二是日常交易支付以现金为主,银行卡的使用相对不普及。这两个因素成为移动支付在日本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

  国际上有一个统计,凡是银行卡发展不好的地区,手机支付的发展就相对迅速。中国是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很多中国人已经习惯使用手机,即便回到家也不用固定电话。而中国又是世界上信用卡普及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所以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移动支付在中国一旦开展起来,一定会高速发展。而且,既然银行卡在中国的发展仅处于中级阶段,与其先去普及银行卡,不如越过银行卡发展阶段,直接发展移动支付。

  前几久,中国移动的股价又上涨了,原因是该公司大举开拓农村市场。中国已经有近5亿手机用户,还有近8亿农村人口几乎未受触动。这些人中有很多此前未曾使用过银行卡。引导他们使用银行卡并不容易。既然他们拥有手机,为何不直接引导他们用手机支付呢?

  《当代金融家》:以上谈的都是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问题,现在探讨这些问题是否为时尚早?移动支付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准备是否充足了?

  吕廷杰:移动支付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不复杂。先来了解一下移动支付的特性和优势。

  用手机替代银行卡,是指将银行卡变成一种新的形态。这种形态比传统的塑料卡更安全、更智能、更方便,而且实时在线。手机支付可以是一种变相的银行卡,它完全可以整合银行卡的所有功能,而且使得银行卡的使用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使用传统的塑料银行卡,你必须到一个物理场所“刷卡”。但如果使用手机,你可以走在路上,通过空中无线方式进行交易;你可以在开会听得无聊时,私下用手机从事金融交易,比如转账或购物,如买彩票或是球赛入场券等等。这就相当于将POS机和ATM机携带在身上,将POS机和ATM机的概念延伸成一个无处不在的“无缝连接”概念。

  比如,你去商场购物,但身上既没有现金,也没有银行卡。你可以将手机号码告诉收银员,收银员将你的手机号输入POS终端,一回车,它的无线收发装置将你的购物信息发送到支付网关。支付网关确认你有支付权限,或者有信用等级,或者你同手机相连通的银行账户上有足够余额,它便向你的手机发送信息,询问你是否确认所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总价等。你确认后,商店POS终端的无线收发装置将收到确认回信,同时支付网关对此也有一个备份,避免将来有争议,这样交易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当然,POS终端上一定要有无线收发装置。

  《当代金融家》:手机支付的便捷性的确令人兴奋,而便捷意味着支付体系更开放,如何理解移动支付体系的安全性?

  移动支付的安全有两重含义。首先是交易信息交换的安全。移动支付的“原始”形态是基于短信服务的,但短信很难加密,因而在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但其后,又出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邮箱业务通道的支付技术。从此邮件可以加密了,互联网上的信息也可以加密,这就变得安全了。

  其次是支付者自身的财产安全。如果手机丢失或被盗,其支付功能是否会被他人恶意盗用?针对这一问题,曾经有过多种解决方案。现在全球归纳为两大类,最受推崇的是利用无线射频进行身份识别(RFID)的技术。

  《当代金融家》:您曾经说过,RFID技术几乎是当前移动支付领域可供选择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甚至是到目前为止无可替代的一种技术。您是否能简单介绍一下这项神奇的技术?

  吕廷杰:RFID是非接触式的,手机配置RFID后即可完成多种功能。例如,你可以用手机购买球票,届时从指定的入口进入球场,手机一触,门会自动打开;你在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站内的装置会感应到你手机上的RFID,将费用记录到手机账号上,再记入手机月结账单,或是记入同手机连接的银行账号,从中扣款后便直接放行。

  应用RFID技术时,保证安全的方法之一是在购买手机时要另外配置一张卡,这张卡同RFID相互识别,用户将卡放在钱包或身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手机只要在距用户1米的范围内,都可以正常工作。但如果手机丢失或被盗,离开机主距离超过1米,手机便锁定不再工作。

  为更好解决安全问题,日本和韩国现在流行一种技指纹识别技术。此前,笔记本电脑机主可以用指纹识别技术开机。现在,当你购置一部新手机时,先将自己10个手指的指纹记录到手机中,自此机主可用任何一只手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支付、开自家门锁等。但手机一旦离开机主,就不工作了。

  移动支付在通信技术上的障碍已经被跨越,关键是如何解决它的商业模式问题。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