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RFID:喧哗与骚动

作者:中国电子报
日期:2007-03-04 11:41:44
摘要:RFID:喧哗与骚动
关键词:系统集成
 本报记者 曾铭 罗翠钦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股RFID热潮。RFID标准工作组的暂停工作,使得RFID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不同背景的RFID应用中心分别在上海和北京等地启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场关于RFID的研讨会召开。而今年4月更是有三场RFID的主题研讨和展览在北京、深圳举行。记者聆听了以“后IC卡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亚洲智能标签应用大会,深感RFID在中国还面临着一些疑问,这些疑问既来自用户,也来自产业界内部。

  RFID热是泡沫么?

  在国外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麦德龙等的推动之下,RFID成为产业界的热门话题,这种热潮也自然辐射到作为制造大国的中国。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立建的话来说,自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场关于RFID的研讨会。而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透露,目前RFID在中国已经有企业、供应链以及全国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式应用,和国际应用速度基本同步。但是,和刚刚起步的RFID应用相比,目前的RFID热潮会不会是一种类似网络经济的泡沫?RFID还面临哪些问题?

  戴定一透露,沃尔玛的RFID应用计划已经放缓。沃尔玛原定在今年1月强制前100家供应商采用RFID。但现在实际上只有30%的供应商响应,70%的供应商在拖延。针对这一现状,沃尔玛不得不降低要求,表示时间可以放宽到今年年中,使用率可以降低到65%。但即使这样,还是有许多供应商置若罔闻。戴定一认为,这说明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是采用RFID技术的关键。

  业内普遍反映,成本是RFID大规模应用的关隘之一。而成本牵涉到利益。目前的RFID应用几乎都是上游投资、下游受益。零售商希望借RFID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采用RFID的成本却要由制造商、物流商来承担。如果不解决好利益共享的问题,RFID大规模应用会面临许多阻力,而应用规模不够,RFID降低成本则无从谈起。

  在需求层面,RFID目标用户实时跟踪产品信息的需求并不明确。Eyefortransport调查显示,32%的受访者认为需求不明确是影响RFID应用于物流管理的阻力。而据埃森哲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应用RFID不积极的首要原因是看不到应用的收益。

  在技术层面,RFID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标准的缺位,各国使用的频率不统一,编码方式不统一;比如RFID还不能达到100%的读取率。

  维深电子公司总经理张革军告诉记者,在物流领域使用RFID需要同时读取多个标签,RFID必须满足几个约束条件才能实现应用最大化,如同时读取的标签数量、通过速度、标签相对的摆放位置、标签与读写天线的关系等。

  另外,RFID的安全问题、专利问题也会成为RFID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据台湾物流协会顾问许敦年透露,目前RFID在全球有6000多件专利,大部分属于应用专利。他提醒业界应用RFID时,也要注意专利问题。

  谁来应用?

  虽然RFID应用还面临许多障碍,但这并不能阻挡RFID应用的脚步。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

  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主任李中浩介绍了RFID技术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这个被称作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RFID应用案例,仅货车使用费一项,每年可以增加近3亿元。

  据上海交通大学物流中心副主任王东介绍,上汽集团已经将RFID应用于一条汽车制造生产线线的质量追溯中,而一个上海-深圳间的内贸集装箱管理的RFID示范工程也将在2006年底之前完成。

  总体看来,目前RFID在中国的应用大多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自成体系,而在物流的应用中,物流设备、车辆的应用先于单品的应用。而对于RFID未来的应用方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从实际着手,找到应用的突破口。

  许敦年认为,在“先有鸡或先有蛋”没有定论的前提下,RFID的应用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日常生活的应用,比如交通卡、学生证等,该类型应用容易达到100%读取率,也帮助大众进一步了解和接受RFID;另一个方面是防伪应用,该类型应用效益明显,相对产品价值而言,电子标签成本较低,是能够带动RFID应用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认为,在目前国内还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产业环境中,RFID有很大的防伪应用前景。

  维深电子公司总经理张革军则认为,在目前国内物流成本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供应链通过RFID技术实现物联网管理的需求还不明显的条件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RFID应用的理念,针对自己的情况寻找应用突破口。他提出,通过政府对部分重要行业强制实施和建立RFID运行的基础环境和应用样板,是技术取得广泛应用的关键。

  标准要全球通用么?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总监林洁贻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泛珠江三角洲物联网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是粤港科技合作项目之一,目的是在泛珠江三角洲九省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之间建立起EPC(电子产品代码)网络,充分发挥香港的物流和资讯优势,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优势,打造共享的国际贸易信息平台,提升区域竞争力。

  EPC致力于建立全球货物的物联网。一个EPC系统,是由EPC、RFID和互联网构建的系统工程。而这个物联网真正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在编码和射频方面有一个全球通用的标准,如此才能在一个共用的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实现货物的全球跟踪,从而达到提升供应链透明度、降低存货、提高现金流速的目的。

  王立建则认为,从现实来看,电子标签标准全球互通的基础并不牢靠。他指出,首先,编码不一致。日本的UID、欧美的EPC体系,再加上中国也有自己的编码体系,即GB18937-2003(NPC),编码领域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其次,在频率方面,在860MHz-960MHz的超高频波段,各国频率分配也不尽相同。如果无法统一,电子标签标准全球互通的基础已经不存在。因此,对人口多、市场大、生产能力大的中国而言,可以利用市场优势来制定自有知识产权的电子标签标准体系,以保证中国的利益以及信息安全。

  据王立建透露,作为电子信息技术标准的行业管理部门,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正在筹建“射频标识(RFID)技术标准工作组”。按照程序,技术研讨会以及报名工作已经完成,成立前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戴定一也认为实现全世界统一编码的可能性还很远,不能因此而束缚了应用。应该根据应用的轻重缓急尽快制定相应的标准。他指出,RFID的推广,必须坚持应用为本、标准为应用服务的原则。不要为了追求标准体系的完美而忽视应用的要求,而应不断从共性的需求中总结出规范,按照应用体系的分类,来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

  王立建认为,根据我国电子标签应用和产业发展需要,电子标签标准制定将以应用标准为主要方向,发展如防伪、证件执照、动物管理、邮包跟踪、道路收费、设备管理、废物管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应用